“龍井河”里的傳說
發(fā)布日期:2012-06-09 瀏覽次數:305
“龍井河”可以說是大別山區(qū)最大最深的一個水潭,燕天公路四十一公里處。那里青山蔥翠,水潭的四周是懸崖峭壁,峭壁上長滿“拳頭松”、“水秧草”、“針葉松”等植物。峭壁的頂上,曾經立過山寨,也就是人們常說的“龍井寨”吧。在寨的下方有三處很深很深的水潭,人們叫它“一龍井”、“二龍井”、“三龍井”,是游人探險、觀光的好去處。
說起“龍井河”,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呢!
傳說“龍井河”三龍井里有一條青龍,每當下游長時間不下雨,它就在每天的清晨,口吐青煙。那青煙猶如雨柱,直沖云霄,頗為壯觀。老人們總說:“這下好了,龍井河冒煙了,明天就會下雨了。”要是久旱無雨,當地的老百姓就要用藥鬧龍井,請龍王降雨。河邊有一處村莊叫“龍灣”,灣里曾經有一位中年男子,在“三龍井”的釣魚臺(長丈余,寬三尺左右,到如今還在)上釣魚,釣著釣著,水面上出現了一塊巨大的灰色“圓石頭”,釣魚人由于釣魚入了迷,一縱身跳在“圓石頭”上,“圓石頭”原來是一只“大王八”,“大王八”就將釣魚人帶入了河底的石洞里呆了三年。他的家人等呀等呀,等了三年也不見回來,以為他淹死了,就為他做“超度”,免得人死了成冤魂、餓鬼。做著做著,那個釣魚人就從龍井潭里出來了,當他出來的時候,背上長了“三路魚鱗”,并且手和腳都快變成了魚樣子。人們問他這三年在哪兒呆著,釣魚人說,潭底邊上有一個無底洞,洞內寬敞明亮,通風干爽,并且洞壁上長滿了青苔。他就和青龍一塊兒吃洞壁上的青苔來填肚子。洞里還有大烏龜、大王八、白鱔魚。那“白鱔魚”是龍頭、鱔身、魚尾,長約2尺左右。如今呀,河附近的很多年紀大一點的人都知道這個傳說呢!
“龍井河”里不僅有這樣的傳說,還有人曾經試過,在龍井河放炮,即使用兩三個雷管都放不響。更為傳奇的是在“龍井河”的下游800米處,有一個“鯉魚跳龍門”的石洞。老人們說,那石洞一直能通到湖北省羅田縣九資河水庫。還有人說,在鯉魚跳龍門的上游,每天都會出現“潮聲”。那聲音每年夏季都是每天三次,“潮聲”來時,先隱隱聽到陣陣轟響,伴隨著震耳欲聾的吼聲,鋪天蓋地而來,如驚濤拍岸,如山崩地裂,由遠而近,能持續(xù)十來分鐘呢!可如今修了一座后畈大橋,就很少聽見這“潮聲”了。站在橋上“鯉魚跳龍門”的石門卻盡收眼底。